龚晶华、舒建荣,女,1969年6月、1969年9月出生,现为管道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管理干事。2019年3月8日救助一名突然晕倒的老人,在老人家人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及时拨打120,并跟随到市中心医院垫付医药费近万元,在征得老人家人的同意及时将老人送进手术室,在手术室外和ICU室外一直守候,直到老人家人当晚从异地赶来,为及时救助老人赢得了宝贵时间,现老人正在康复阶段。龚晶华是管道二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和退休职工接触十多年的她,一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对3000多名退休职工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3月8日上午9点24分左右,龚晶华来到社区银行准备给异地的职工转医药报销费用,看见前面一位老人忽然摔倒在地,她连忙上前一看,正是69岁的退休职工于凤才。“于师傅,你怎么啦?”她一边把老人扶着靠在自己身上,一边紧张地询问。几位路过的热心人也围上前来帮忙,给于师傅找个合适的位置依靠。
“当时于师傅还有意识,费力地拽他的手机。”龚晶华说,她知道于师傅一直独居多年,亲戚都在东北,她拿出老人的手机后看了看通讯录,没有徐州的亲朋好友,只有在吉林四平的哥哥的电话,电话打通后,对方恰好因妻子住院,无法尽快赶来,让龚女士先帮忙,会联系其他亲戚尽快赶来徐州。
“这时候于师傅意识已经有点模糊,他张了张嘴,无力地发出‘1’、‘2’的声音,我明白他是让我打120。我告诉他已经打过了。”龚晶华说,见老人摔倒后,她第一反应就是打急救电话。
之后,龚晶华给自己的徒弟舒建荣打电话讲了此事,舒建荣带着龚女士的包迅速赶到现场。9点32分左右,急救车赶到,医生初步诊断情况非常紧急,可能是脑干出血,需要家人陪同一起送医。可于师傅没有家人在徐州怎么办呢?
“我们去!”龚晶华二话没说就站了出来。她给领导打了个电话,简要汇报此事并请了假。众人帮着把于师傅抬上担架,龚晶华、舒建荣一起坐上了120急救车。9点42分左右,急救车到达徐州市中心医院,医生交给龚晶华师徒一沓检查单,告诉她们于师傅的病情比较严重,脑干出血已经接近脑疝,很危急,必须要立刻进行CT检查。5000元的住院押金和近5000元的各种检查和诊疗费,面对这近10000元的费用龚晶华接过单子,没有迟疑便向收费窗口跑去。
垫付了医药费,做完各种检查后,龚晶华师徒二人遇到更难的抉择:“医生说已经达到脑疝,必须立刻手术,如果不手术,于师傅也许只能撑一小时,根本等不到亲戚们赶来。如果手术,就必须要家人签字同意。”这时,龚晶华才把她们不是于师傅家人的实情说了出来,医生对她们毫不迟疑的救人行为既惊讶又敬佩。
签还是不签?龚晶华再次拨打于凤才妹夫的电话,对方拜托她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力抢救,他们已经买了火车票,正在赶往徐州。龚晶华没有再多想,和舒建荣郑重地签了字。
“当时手术费需要4万元,可我顶多还能再交2万元,医生得知我们不是于师傅的亲人,向领导请示后,开启绿色通道先手术救人。”龚晶华说。
术前,争分夺秒救人的龚晶华和舒建荣顾不上男女之嫌,给于凤才脱衣服。“当时于师傅大小便失禁了,我们没多想,也没顾忌就给他脱衣服了。”龚女士说。
10点52分左右,于师傅被推进了手术室,此后的5个多小时,龚晶华和舒建荣就守在手术室门外,寸步不离,连午饭都没顾上吃。
“于师傅的病非常严重和紧急,在手术中,我们被通知有可能要进行二次手术。”龚晶华说,她和舒建荣两人做伴儿,没人敢离开,就怕又要签字。
下午3点52分左右,于凤才被推出手术室,转送重症监护室。等安顿好后,当时已是下午4点半,此时,龚晶华师徒二人才稍微松了口气,“我们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在中心医院北门附近吃了点饭,买好于师傅的住院用品就赶回重症监护室。”龚晶华说,虽然她们进不了重症监护室,但在门外守着,心里也是踏实的。
将近晚上8点,于凤才在北京的弟弟和侄子率先赶到,见到龚晶华和舒建荣后,于老先生激动地流着热泪感谢她们。小于先生也不住地说着感谢,并还给龚女士垫付的医药费。接近晚上9点,于师傅在吉林四平的妹夫和外甥女杨女士也赶来了,对龚晶华和舒建荣不住地感谢。前些天,于师傅的亲戚们还到龚女士师徒二人的上级单位送去了感谢信和锦旗,并再次找到她俩表达谢意。
龚晶华说,她虽然对于凤才的情况比较了解,但和他并没有深交,只是平日里相遇会打个招呼。直到如今,她依然每隔一两天就会和于师傅的亲人联系,询问其恢复情况,她和舒建荣都希望于师傅能尽快好起来。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